那些GDP以外的事情

GDP等於國家生活品質嗎?

GDP這個概念其實是當初Simon Kuznets為了衡量美國的收入有更好的理解國家所得的概念,儘管現在許多經濟學家都用人均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福祉,但是Kuznets在1934年面對美國國會的時候自己親口說出:”一個國家的福祉很煩單純用國家的收入來衡量”(The welfare of a nation can scarcely be inferred from a measure of national income),儘管後來其他人像是Samita Sen用了人類發展指數(HDI)或者有所謂的快樂指數來衡量,但大家還是普遍使用GDP,21世紀初的時候再2009年由幾位諾被俺經濟學獎得主寫的Stiglitz Commission Report 是最後一次對於GDP衡量社會福利的批判。

在2016年,Chard Jones以及Peter Klenow發表在經濟學頂級期刊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的這篇:Beyond GDP? Welfare across Countries and Time 再一次拾起這個話題,他們用了很簡單的方式重新衡量社會福利,概念上其實很簡單,他們透過各國居民的問卷資料,然後問說:”假設你不知道你有沒有錢,你也不知道你是什麼工作,你什麼都不知道,請問在這個國家要給你多少相對於美國的消費,你才願意投胎去這個國家”,例如我原本在美國的消費量是1,那你可能要給我1.5我才願意投胎到更不平等或者工時更常的國家,而這個相對消費量則是Jones跟Klenow認為可能更接近衡量福祉的作法。

這個概念其實更接近經濟學家說的效益最大化,當我們身為經濟學家在解一個問題的時候,往往都是去解根據我們選擇,如何最大化效益,你當然可以效益函數只考慮收入,例如一個完全不會因為超時工作而感到痛苦的人,也不會因為收入不平等而不爽的人,或者不在意自己小孩受到什麼教育的人,當然可以,但這不是常態。事實上,一個人他可以嘴上說不在意,但身體往往很老實,他會根據自己在議的程度去調整,而這種行為在經濟學上被稱為reveal preference,所以我們經濟學家常做的就是先假設人們在意某些東西,然後去fit我們觀測到的資料,進而去看人們真正在意什麼。

而根據這個概念,被他們稱為consumption equivalence(消費福祉相等),下面就來簡單介紹到底他們是如何把這個衡量的。

Continue reading “那些GDP以外的事情”

關於通膨不平等的那些事

通膨對於執政者而言,往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統計數據,甚至許多人都會拿一個執政者領導期間對於通膨的掌握來衡量這個人的領導能力如何。而近代的中央銀行,例如FED或者是BoE,都是以通膨為目標之一來制定政策。但通膨數字其實都是依照所有物價以及國民的消費比例來計算的,例如全國的統計數字如果有20%在汽車,然後有80%在衣服,那麼假設衣服上漲2%而汽車沒漲,那麼物價指數告訴我們通膨會是0.8*2%+0=1.6%。

但這在收入所得分配是中型分布平均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是收入分配所得是不平等的長尾分布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民眾對於通膨數字無感的現象。為什麼呢?因為窮人以及富人的消費產品有所不同,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可能全國平均是有20%在汽車,然後有80%在衣服,但對於窮人而言可能100%都在衣服,而對於有錢人而言則是30%在汽車而有80%在衣服。因此,雖然都是1.6%的通膨,對於窮人的感受而言會遠比有錢人來的高。

事實上,類似的概念早在19世紀就由統計學家Ernst Engel提出,並且成為現在廣為人知的Engel’s Law,也就是說當收入提高的時候,食物佔總消費的比例會越少。換句話說,食物的物價波動對於有錢人其實沒啥感覺,但是對於窮人卻有感覺。然而現代人的消費組成成分已經跟19世紀有很大的差別,而會隨著收入增加而有所變化的商品消費比例也有很大的不同,隨著大數據的普及,其實我們能夠有效地分析不同時期的通膨對於不同收入族群產生的影響。

2021年的經濟學年刊裡面,LSE的教授Xavier Jaravel在”Inflation Inequality: Measurement, Caus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就特別介紹這個問題,而我自己也很喜歡這篇文章,算得上是2021年我讀過的文章裡面我最喜歡的之一,就特別寫下來記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裡面,Jaravel先介紹了模型上面對於不同消費者對於商品偏好的差別如何定價,接著講述如何衡量通膨不平等以及現況如何,最後講述為什麼會有這樣現象的原因以及對於政策的影響,而我會跳過第一部分數學理論的部分,從通膨不平等的資料直接開始講,那麼就開始吧。

Continue reading “關於通膨不平等的那些事”

油價是造成1970美國高通膨的問題嗎:通膨預期定錨與通膨的關係

圖一:Ricardo Reis的”Losing the inflation Anchor”

1970年代由於國際油價飆漲,美國出現了大量的通貨膨脹,在大學課本上面的總體經濟學教科書都會跟你說這是因為供給面出現問題,當綜合供給(AS)減少移動到左邊,由於綜合需求(AD)不變,導致價格上漲,如同圖二所看到的一樣。

但這些其實是1970年代很常見的凱因斯理論學派的看法,而當時主流的貨幣學派以Milton Friedman為首則認為這跟通膨預期循環有關,也就是如果我預期下一次通膨會上升,我就會因此而行動,例如我就去多買東西儲備起來,而這樣的預期心理使得預期心理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而由於人們是理性的,所以你改變了了外在環境(例如影響需求),人們會根據你改變的需求調整自己原本的理性預期,導致防止通膨的政策無效,只能等待通膨自己調整,如同圖三。

圖三:貨幣學派的通膨理論

那問題出在於哪裡呢?問題在於這兩種說法在當時都沒有有效的資料去佐證,凱因斯那一派的說法不符合真實的資料,1970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直接打臉了凱因斯的AS-AD模型。Friedman那一派的說法雖然看起來比較符合資料,但問題是當時沒有資料去衡量所謂的”通膨預期”,導致當時的聯準會主席們面對國會質詢的時候只能用非常模糊的”心理因素”這種概念去呼攏過去,而沒有太多的積極作為。

2021年在Brookings Economics Activity的研討會上面普林斯頓以及LSE的教授,總體經濟學的權威之一Ricardo Reis就特別針對這個議題,結合了總體經濟理論以及一些行為經濟學的理論來驗證實證資料。在這篇名為””Losing the Inflation Anchor“的論文中,他發現其實供給面的通膨並不是造成1970年代停滯性通膨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當時的通膨不確定性導致了通膨預期的定錨與長期穩定的通膨預期脫鉤才導致的。

換句話說,儘管高油價的確短暫的影響了1970年代的高通膨,但問題在於市場、企業以及家庭對於通膨預期的不穩定導致政策無效才是主因,並不一定高油價就代表會出現長久的高通膨。Reis不僅僅使用了美國的資料,同時還使用了土耳其、巴西以及南非的資料來佐證,而他也跑了2010-2021的美國資料去交叉佐證,至於及果如何就讓我們繼續讀下去。

Continue reading “油價是造成1970美國高通膨的問題嗎:通膨預期定錨與通膨的關係”

總經數據驚喜與股價

大哥翻譯翻譯,什麼叫做驚喜

最近在閱讀FED的一些研究結果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一篇由Jack McCoy、Michele Modugno、Dino Palazzo以及Steve Sharpe在2020寫的一篇研究報告叫做”Macroeconomic news and stock prices over the FOMC cycle“挺有趣的,在這邊紀錄一下。

關於總體經濟數據,我想很多人都大概知道的事情在於我們可以透過數據的好壞來大略知道股市會如何成長,而更進一步的人或許知道要去查市場預期以及實際數據,並且分析這之間的落差。

但如果更深入地去問,你可以問說每種類型的總經數據都一樣嗎?什麼總經數據對於股價更明顯?總經數據解釋全部了嗎?這些種種的問題都是非常有趣的。而這篇討論的文章,就針對這點而寫成的。

不過,這只是一篇簡單的討論的文章而已,我會首先呈現這篇文章的背景以及資料,接著跟你講他們的發現,最後提出我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那我們就開始吧。

Continue reading “總經數據驚喜與股價”

淺談葉倫(上)-學者生涯

最近新聞報導Janet Yellen將出任拜登政權的財政部長,有些人質疑這是因為拜登主打性別平權,有些人則認為這是FED跟財政部的掛勾,但是以我這個從事總經研究的人來講,葉倫真的很厲害,出任財政部長當之無愧。

葉倫其實是一個挺特別的人物,她從學術走向政策,在經濟政策委員會跟聯準會都有很多的紀錄,而在學術上面也是備受尊重,這篇文章會先從她的學術開始談起,接著談到她如何進入政界,並介紹跟她有關的幾篇論文來讓人理解葉倫經濟學的思想。

Continue reading “淺談葉倫(上)-學者生涯”

為什麼需要經濟理論來預測經濟趨勢:比較機器學習與計量經濟

近幾年隨著機器學習的崛起,許多人開始使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做為預測分析,而經濟學其實在這方面算是先驅的科目之一,例如現任台大校長管中閔與其導師早在1995年的”Forecasting exchange rates using feedforward and recurrent networks“這篇裡面神經網路的方法來預測匯率,這並不新。而許多量化基金其實也採用類似的作法,而且是越來越進步。

這讓我們不禁要問:”那我還學經濟學幹嘛”,尤其是對於興趣其實是預測經濟成長甚至是股價變化的人來講,似乎懂怎麼處理資料以及演算法甚至比起懂經濟學理論還要重要?

在我自己常常學習Python於經濟學運用的社群QuantEcon上面有一篇文章Forecasting Inflation Using VAR: A Horserace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L Approaches就透過總體經濟常用的模型告訴我們;經濟學理論還是很重要的,而我這一篇主要就根據他的做法重新調整(因為他有些code其實跑出來會出現bug),說明為什麼機器學習只是輔助,而我們需要更多理解才能做出更好的經濟預測。

Continue reading “為什麼需要經濟理論來預測經濟趨勢:比較機器學習與計量經濟”

聯準會:這是新的貨幣理論教材,跟上時代好嗎?

自從2008年以後,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有很大幅度的改變,但是大部分大學教科書甚至高中教科書裡面教導學生有關於貨幣政策的理論往往都停留在古老的模式,十多年過去了,聯準會的官員Jane Ihrig以及Scott Wolla終於看不下去,在2020年的10月發表了一篇名為“關上貨幣政策教程的空隙:為教育者提供教導聯準會充分儲備架構的轉型入門書”(Closing the Monetary Policy Curriculum Gap: A Primer for Educators Making the Transition to Teaching the Fed’s Ample-Reserves Framework),試圖給高中老師甚至大學老師們另外一套比較符合現況的貨幣理論。

基本上2008年以前跟以後最大的差距就在於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極度擴張,也就是說貨幣的儲備大幅度的增加了,這導致聯準會需要使用其他的工具來影響市場利率,而這一套做法卻鮮少見於任何的教科書裡面,於是聯準會的官員看不下去乾脆自己來寫,而這篇文章還是會以最常見到的貨幣理論作為介紹,接下來再慢慢地告訴讀者2008年以後有什麼差距,不需要用到任何數學,基本上國中生如果對銀行貸款以及利率有點概念的應該也看得懂。

如果對於利率以及銀行貸款不熟悉的,附錄會有專有名詞的簡單介紹,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理解利率其實是借錢的成本這件事情,而對於存款的人來講利率則是借錢的收入,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那我們開始吧。

Continue reading “聯準會:這是新的貨幣理論教材,跟上時代好嗎?”

現代貨幣理論-一個既不現代,不是貨幣學,更非理論的理論

今年隨著美國聯準會的QE,許多人開始談論起所謂的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以下簡稱MMT),許多人甚至認為MMT是經濟系在教導的東西,經濟學的學者或者學生一定很清楚。但我可以老實跟你說,在世界前百大名校的總體經濟學教科書裡面,你應該找不太到MMT這個章節。原因在於這個理論他雖然與總體經濟學教科書講的類似,但是在本質上是完全不一致的。

他雖然稱為現代貨幣理論,但是現代主流的經濟學家沒有多少人認可他,稱其為「現代」其實很奇怪,他並非任何貨幣學的正式理論,你在任何跟貨幣學有關的頂尖學術期刊例如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Macroeconomics或者是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上面都找不到他的蹤跡,而他理論的邏輯架構則是違反許多基本的經濟邏輯,稱其為理論其實很好笑。

2020年的時候,哈佛大學的總體經濟學教授,同時也是總體經濟學教科書的暢銷作者,Greg Mankiw就在今年美國經濟學會上面發表了一篇叫做“A Skeptic’s Guide to Modern Monetary Theory”的演講批判這所謂的現代貨幣理論。這篇文章就順著Mankiw的脈絡往下去,闡述為何現代貨幣理論其實很值得懷疑。

Continue reading “現代貨幣理論-一個既不現代,不是貨幣學,更非理論的理論”

[文獻回顧]-老美的QE跟我有啥關係?

在台灣,其實投資美股的人說多不說,說少不少。但是我想很多人都很想問的問題其實是:「美國弄個QE,到底跟我有啥關係?」。老實說,我自己的論文其實是專門研究這一塊的,而你會意外地發現這方面的研究其實是一個很新的領域,因此大部份的人其實知道的不多,只能猜測或者憑藉經驗而已,這篇文章就來介紹到底美國的QE跟其他新興國家的資產價格到底有啥關係吧。

Continue reading “[文獻回顧]-老美的QE跟我有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