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散播政治醜聞?

在美國有一個著名的研究叫做十月效果,也就是每次在總統大選的十二月以前,往往十月過後的政治醜聞總是特別的多。圖一繪製統計了美國從1977年到2008年所有總統大選期間醜聞的分佈,y軸是數量,x軸則是離大選還有多久,我們可以看到政治醜聞總是在大選逼近的時候特別的多。UNSW的經濟學家,Gabriele Gratton以及他的同事們就在2018年的這篇“When to Drop a Bombshell”建立一個有趣的模型來討論這現象。

圖一:政治醜為數量以及離近大選日子的關係,出自Nyhan 2014
Continue reading “何時散播政治醜聞?”

關於通膨不平等的那些事

通膨對於執政者而言,往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統計數據,甚至許多人都會拿一個執政者領導期間對於通膨的掌握來衡量這個人的領導能力如何。而近代的中央銀行,例如FED或者是BoE,都是以通膨為目標之一來制定政策。但通膨數字其實都是依照所有物價以及國民的消費比例來計算的,例如全國的統計數字如果有20%在汽車,然後有80%在衣服,那麼假設衣服上漲2%而汽車沒漲,那麼物價指數告訴我們通膨會是0.8*2%+0=1.6%。

但這在收入所得分配是中型分布平均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是收入分配所得是不平等的長尾分布的時候,就很容易產生民眾對於通膨數字無感的現象。為什麼呢?因為窮人以及富人的消費產品有所不同,例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可能全國平均是有20%在汽車,然後有80%在衣服,但對於窮人而言可能100%都在衣服,而對於有錢人而言則是30%在汽車而有80%在衣服。因此,雖然都是1.6%的通膨,對於窮人的感受而言會遠比有錢人來的高。

事實上,類似的概念早在19世紀就由統計學家Ernst Engel提出,並且成為現在廣為人知的Engel’s Law,也就是說當收入提高的時候,食物佔總消費的比例會越少。換句話說,食物的物價波動對於有錢人其實沒啥感覺,但是對於窮人卻有感覺。然而現代人的消費組成成分已經跟19世紀有很大的差別,而會隨著收入增加而有所變化的商品消費比例也有很大的不同,隨著大數據的普及,其實我們能夠有效地分析不同時期的通膨對於不同收入族群產生的影響。

2021年的經濟學年刊裡面,LSE的教授Xavier Jaravel在”Inflation Inequality: Measurement, Caus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就特別介紹這個問題,而我自己也很喜歡這篇文章,算得上是2021年我讀過的文章裡面我最喜歡的之一,就特別寫下來記錄一下。

在這篇文章裡面,Jaravel先介紹了模型上面對於不同消費者對於商品偏好的差別如何定價,接著講述如何衡量通膨不平等以及現況如何,最後講述為什麼會有這樣現象的原因以及對於政策的影響,而我會跳過第一部分數學理論的部分,從通膨不平等的資料直接開始講,那麼就開始吧。

Continue reading “關於通膨不平等的那些事”

認同請分享? 假消息如何透過分享來傳播

假新聞的議題在社群媒體一直都是困擾許多人的問題,無論是政治或者生活,都會有一堆假消息充斥在生活之中,這些可能是內容農場的文章,也有可能是無異議捏造的訊息。

但是為什麼人們會散布假消息呢?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是因為意識型態的關係,例如Roland Bénabou以及Jean Tirole在2011的這篇”Identity, Morals, and Taboos: Beliefs as Assets“就認為我們會根據自己相信的意識形態來決定要去相信什麼消息,例如我討厭某政黨A,那我就會相信任何符合我這個意識形態的消息,又或者我喜歡某名嘴B,那我就會無條件相信名嘴B講的任何消息。

心理學家 Gordon Pennycook與其同事們在一系列的論文例如”Prior Exposure Increases Perceived Accuracy of Fake News“以及“Who Falls for Fake News? The Roles of Bullshit Receptivity, Overclaiming, Familiarity, and Analytic Thinking“則針對這方面的理論提出了心理學上面實證的證據。

而今天我要講的這篇由Marta Serra-Garcia以及Uri Gneezy在2021年於美國經濟評論發表的這篇”Mistakes, Overconfidence, and the Effect of Sharing on Detecting Lies“則提供了一個更基本的可能答案:

「或許,人們只是不善於去偵測什麼是假消息?」

而他們的結果非常有趣的發現假消息的散波其實跟網軍有沒有拿到錢的關係不大,反而是因為人們過度自信自己分辨假消息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換句話說,人們真的能夠分辨什麼新聞是假新聞的能力其實不會比50/50好到哪裡去,但是卻認為自己可以準確的分析什麼消息是假的,而加大這個力道的則是分享消息這件事情,他們發現越多人分享的消息越容易被當作是真的。

同時,他們用心理學常用的表情辨識系統去分析人們如何透過一個人的表情去選擇要不要相信消息為真以及要不要去相信,他們發現其實我們接受到真實消息的表情變化以及判斷消息是不是真的表情剛好是一個相反的關係,這也加大人類其實不是很擅長偵測其他人在唬爛的弱點。

總歸來說,這篇論文對於想理解為什麼假消息會被散波的人其實挺有趣的,接下來我主要把他們的實驗分三個部分,以及最後探討這篇文章有趣的地方。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Continue reading “認同請分享? 假消息如何透過分享來傳播”

藥物價格控制的國際潮流-一個經濟學的觀點

最近健保署打算對於藥物採取價格的上限,許多人引用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濟學道理來反對這項政策:「價格高的質量好,如果限定價格的話不就市場上面只剩下劣質藥物?」

這個觀點在大多數情況下固然可行的,例如我假設限定國內的車子價格上面都是五十萬好了,自然而然進口的都會是爛車。假設我限定國內手機的價格不能超過一台2000塊錢,你可以很自然的預期國內的手機不太可能出現I-Phone。價格反映市場的供給與需求,經濟學原理第一課是這樣告訴我們的。但是要小心這邊有一個但書:唯有在完全競爭市場下面,價格才會充分反映市場的供需平衡。

而事實上藥廠在大多數國家都是壟斷的形式,這導致經濟學教科書上面常常出現的案例: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一個無法充分發揮效率的市場均衡。

Continue reading “藥物價格控制的國際潮流-一個經濟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