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葉倫(上)-學者生涯

最近新聞報導Janet Yellen將出任拜登政權的財政部長,有些人質疑這是因為拜登主打性別平權,有些人則認為這是FED跟財政部的掛勾,但是以我這個從事總經研究的人來講,葉倫真的很厲害,出任財政部長當之無愧。

葉倫其實是一個挺特別的人物,她從學術走向政策,在經濟政策委員會跟聯準會都有很多的紀錄,而在學術上面也是備受尊重,這篇文章會先從她的學術開始談起,接著談到她如何進入政界,並介紹跟她有關的幾篇論文來讓人理解葉倫經濟學的思想。

Continue reading “淺談葉倫(上)-學者生涯”

2020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Wilson與Paul Milgrom:史上最龐大的拍賣

202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當中,市場設計(market design)可以說是又一個近幾年的贏家,所謂的市場設計,就是透過稍微改變市場的規則,使得在這個市場裡面的參與者的效益能夠提升。在此以前,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有2012的Roth以及2016的Holmstrom,前者的主要貢獻在於器官捐獻的市場,後者則是透過市場設計來改善企業的契約理論。

而2020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Robert Wilson剛好就是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老師,而與Wilson一同獲獎的Milgrom也是Wilson的學生,可以說是一門忠烈阿(等等!這成語是這樣用的嗎

Milgrom以及Wilson獲獎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拍賣理論上面的改革以及實務運用,很多人可能會不以為意地想說拍賣這種事情跟我們一班人哪有關係,憑什麼他們會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事實上,無論在環保議題(例如CO2碳排放量的拍賣),公共議題(例如公營產業的標價),或者是在Amazon以及eBay上面買東西等等,其實都跟拍賣有關。其中Milgrom以及Wilson在拍賣理論上面的運用可以說是最為經典甚至影響深遠的,這篇文章就先來分別介紹這兩人主要的貢獻,以及兩人所設計號稱人類史上最大拍賣會的市場機制。

Continue reading “2020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Wilson與Paul Milgrom:史上最龐大的拍賣”

泡沫?什麼泡沫?-席勒2013諾貝爾論文(上)

在2020年的3月,我們看到SP500暴跌了34%左右,然而在隨後的幾個月內,又看到美國股票暴漲了45%,其中3月24到26的時候,SP500總共連續三天漲幅高達17.6%,是美國80年內最大的連續三天漲幅,我們不禁好奇:「股票市場的價格是如何形成的?這是一連串泡沫嗎?」,我想,不如我們從經濟學來找答案吧。

在2013年的時候,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因為他們在金融市場的研究而共享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三個人,很有趣的來自三個不完全不同甚至是對立的領域,這三人分別是:尤金.法瑪(Eugene.F.Fama)、拉爾斯.彼得.漢森(Lars Peter Hansen)以及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法瑪的研究領域主要是資產價格定價 、效率市場以及三因子模型,而漢森的研究領域則是探討不確定性在金融計量的運用,而席勒則是在行為金融以及超額波動性(Excess Volitility)上面有著重大的研究,而席勒的研究其實某種程度上面跟法瑪是不同的立場的,尤其在效率市場方面。假設市場是完全有效率的,那麼所謂的泡沫不過是假議題,因為市場理應為吸收所有的資訊,因此並不存在泡沫,只有根據現有資訊反映出來的市場價格而已。然而,席勒卻認為,泡沫的存在其實並非單純反映市場的資訊而已,而這篇文章就主要以席勒的觀點,來探討到底泡沫以及資產價格是如和鍊成的,基本上大部份會出於席勒本人在2013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演講論文,“投機性資產價格(Speculative Asset Pricre)”以及我個人的看法。

左:尤金.法瑪、中:拉爾斯. 彼得.漢森 、右:羅伯.席勒

Continue reading “泡沫?什麼泡沫?-席勒2013諾貝爾論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