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經濟學博士們的失敗

博士生的生活,出自www.phdcomics.com

很多人都覺得進去全世界前百大的博士班就等於成功,或者可能認為進去哈佛,MIT這些響亮的名稱就代表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然而John P. Conley 以及Ali Sina Önder(2014)在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發表的一篇”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New PhDs in Economics: The Surprisingly High
Non-Success of the Successful
“則點出一個事實:要成為一個頂尖經濟學家,不容易。

這篇文章其實是寫給有志於做學術研究的經濟學家們,所以衡量成功的定義是發表在世界五大期刊的數量,而非薪水或者是生活品質。事實上,一個能進去頂尖經濟學博士班的人他如果想要高薪倒也不用發論文在五大期刊裡面,去華爾街或者矽谷可能快一點。但讓我們來談談以經濟學學者的本質而言,亦即做研究,進去頂尖名校的博士班為何如此”失敗”。

衡量標準以及名校

這篇文章衡量的標準其實很有爭議,因為大部分而言五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R),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QJ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PE),Econometrica以及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RES)其實很難排高低排高低,頂多公認最後面那一篇稍弱於前面四篇而已,而這還不包含金融界的Journal of Finance以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不過,作者們的分類是以AER當作第一的標準,而一篇AER=一篇Econometrica=1.5篇JPE,QJE=2篇R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3篇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4篇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Economic Theory=5篇Economic Journal,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Economics Letters=6-10篇其他頂級專屬領域期刊

我想這個標準大概是顧慮到JPE因為是芝加哥大學出版的會稍微對芝加哥大學的博士生有利,而QJE則是哈佛出版的也是,而Journal of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算不算跟RES同等級我想見仁見智。

而所謂的名校標準也很難排,每個人有自己的排法,US News,Ideas等等,作者就只列出美國跟加拿大合起來的30間名校當作標準,他們根據的排名是Tom Coupé在2003年的這篇”Revealed Performances:
Worldwide Rankings of Economists and Economics Departments, 1990–2000
“,然後排名如同表一:

表一:排名以及出版數量,出自Conley and Önder(2014)

當然這排名其實20年過去了有改變很多,例如Chicago、UPenn其實沒有那麼高,反而Princeton、Stanford、MIT、Berkeley以及Harvard往往都會並列tier 1,Chicago、NYU、Yale、Columbia、Northwestern會被歸類在Tier1.5,UCSD、UCLA、Michigan、UW Madison、Carnegie Mellon、Minnesota、Duke則是類似Tier 2而其他大概是Tier 3。其實倒也看得出來學生的出版數量以及素質其實會大大影響20年後的排名,像是芝加哥大學跟賓大在早幾年都採用類似放水流的走法這導致被後來的學校居上也不太意外。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哈佛大學或者MIT中間的學生素質可能屌打其他學校最好的學生,然而從表一來看,可以大概看出其實這不見得。事實上,你如果是一個中間的學生,那你可能在tier 1.5-tier2左右的學校就有機會成為頂級學者。

表一的那些數字代表的是以AER當作分數計算以博士生畢業後六年的發表來做為參考的,而最上面的99th,95th等代表的是在同一屆裡面已發表論文計算PR值99,95的人。而你可以看到即便是在哈佛或者MIT,你也要是你那一屆裡面RP值85的才有機會發一篇AER等級,而倒數第二列的你可以看到平均一屆的數量,打個比方,你在哈佛PR值85的,而平均一屆有30.5個,也就是哈佛畢業有只有4.5個仁有機會在畢業六年內發一篇AER等級。有趣的事情在於Priceton以及Rochester,你只要是PR80就有機會發一篇AER。當然,我覺得這有很嚴重的存活者偏誤,你看每屆人數就知道,哈佛幾乎是把博士班的學生完整的保留下來,而有些學校例如卡內基梅隆只剩下2人。英屬哥倫比亞以及南加大剩不到5人,能活下來順利畢業的當然是強者居多。但是,無論如何,我想Top30還是高於Top30以外的。

而圖一則是以產出結果來繪製分布圖,在所有產出裡面最強大前面5%無意外的是以Top1-5的學校居多,但是其實產出前面30%-5%之間的Top5的優勢就沒那麼明顯,事實上就算你不是名校出來的也無所謂。

圖一:產出與學校,縱軸為比例,橫軸為研究產出分布-出自Conley and Önder(2014)

而如果我們定義明星經濟學家(super star economists)為畢業後六年內至少有2.5篇AER的話,會發現每年哈佛以及MIT無意外的都會出現1-2個,而史丹佛、耶魯、普林斯頓大概偶爾運氣好的年份會出現1個。而通常隔好幾年內,總是會有一年,明星會出現在芝加哥、明尼蘇達以及賓大。而其他Top30偶爾會有,但是頻率更低。

即便我們把標準放低,放到0.6篇AER,也就是大概4-6篇頂級領域期刊裡面,你也必須要在哈佛、MIT、西北大學、Rochester、UCSD、普林斯頓以及卡內基梅隆的PR值80以上才有可能達標,而即便你是PR值80的學生了,而就算進入史丹佛、柏克萊、哥倫比亞等等名校,很可能也達不到這個標準。

好消息以及壞消息

我想這些數據提供了幾個好消息也提供幾個壞消息,讓我們先從壞消息開始:

經濟學博士班的入學可以說是美國特別困難的入學之一,你必須要幾乎滿分的成績、幾乎滿分的GRE計量、豐富的研究經驗、強大的推薦信,而很多人還修過博士班一年級水準的數學系課程甚至還修過博士班經濟學,每年800多個強大的人競爭同樣的一間學校,而一間學校往往只給出20-40個錄取信。而即便如此,進入頂級博士班的人依然只有最強大的那些人才有辦法成為真正優秀的經濟學家,可以看到對於有心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來講,經濟學研究真的是不好進去的窄門,而進去以後也是一條很狹窄的路徑,很多時候要取得終身職教授的資格(至少在Top10),需要的可能就是2.5篇等級的AER,而有多少人能做到?

不過這也是有好消息的:你如果不是最猛的,那其實進去哪間學校不會影響你做研究,基本上你跑去UW-Madison或者是MIT如果不是最強的那些其實沒啥差別,倒也不用特別去追世界第一的頭銜。即便是諾貝爾獎得主,例如Richard Thaler,也只是畢業於Rochester而不是真正的Top 5名校,能不能做研究還是跟你自己有關。

事實上,不要說成為一個優秀的經濟學家了,光是要成為一個經濟學家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撇開那個恐怖的博士班入學,光是博士班順利完成的比例平均而言就只有30%(以五年內畢業算數的話),而有30%的人則是在5-8年內完成,至於剩下40%則是中間就消失了。而即便你完成了,你可以看到如果你在這完成的人數裡面如果不是最猛的那幾個,基本上你要成為”優秀”的經濟學家還是很困難。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很多準備成為經濟學家,而且知道這產業的人大概都有備胎計畫:進不去博士班怎麼辦(申請博士班同時順便申請RA)、無法畢業怎麼辦(LinkedIn有沒有架好啦)、畢業後找不到研究跟學術工作怎麼辦(世界有很多工作雖然不是學術但是還是需要經濟學博士的)以及找不到終身職怎麼辦……

而作者其實也提出解釋這種現象的三個可能原因:

1.其實成績跟GRE啥地跟怎麼做好研究沒啥關係:考過GRE計量只要腦子沒壞的人其實要拿滿分真的只是細心問題而已,無論是總體經濟或者個體經濟甚至計量經濟學需要的數學程度遠高於GRE的計量,這真的沒差,而一個很會考試的人其實並不代比他知道要如何去找有趣的研究項目來做。或許,這導致經濟學博士班其實產出沒有那麼會做研究的選擇並不意外。

2.這跟產業有關,一個一開始在念博士就發過一篇paper的博士生其實比較容易拿到教職,而拿到教職的年輕博士生很容易跟資深的教授合作發paper以及獲得那個部門較多的資源:較少的課或者更多的資金,自然而然,一開始就成功的博士生有更多的資源以及經歷繼續成功下去。

3.即便進入博士班,教授其實很容易在第一年就看出誰比較有淺力成功,兒就會把比較大的計劃給他做,推薦他去跟其他厲害的教授認識(相信我,這真的很重要),送去參加不同的研討會,最終同一個博士班的學生獲得的資源依樣不成正比,而導致產出不同。

而這篇作者其實寫這篇文章最早的目的只是自在思考很多經濟系招募委員會在思考的問題:要找一個在top 10表現平平的學生還是找一個在top 30表現超猛的學生,而這篇的結論其實提供給招募委員會一個方向:後者往往比前者強。

而我個人寫這篇則是勸世用的:升官發財真的不要去念啥經濟學博士班,你只會悲慘無比,除非你有志向在研究方面。另一方面,如果覺得管中閔說的:”千軍萬馬比不過一篇Econometrica”的人覺得他老人家是在誇大其辭,事實上並沒有,Econometrica在這篇的衡量方法等於一篇AER,你想想就連Top 10中的top 10博士要發一篇AER都那麼困難呢,是不是千軍萬馬都比不過一篇Econometrica。而不要覺得你的教授一篇頂級論文都沒有就很弱,做研究真的不容易啊 ,經濟學真的能發上幾篇頂級論文就可以升天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