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抗拒疫苗的行為?

隨著COVID-19疫苗的開發,各國都開始呼籲民眾去打疫苗,但我們也看到很多有關於疫苗副作用的報導,而許多人也因此不敢去打疫苗。這個理由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是如果單純從統計數字上面來分析,打疫苗的風險其實應該比不打而得到COVID-19的風險來的高。

從行為經濟學來看,這或許跟Mathe Rabin提出的reference dependence 理論有關,這個理論說明人們在做出決定的時候往往需要找一個特定的點去做基礎,無論這個點是否理性,並且以這個點出發去讓自己效益最大化。而當一個人看到新聞報導副作用的時候或許就會將副作用的新聞作為這個點,進而放大疫苗致死的機率,因此他依然是理性的極大化自己的效益。

2021年的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在七月份有一篇名為Contribution of rationality to vaccine attitudes: Testing two hypotheses“作者為Helena Tomljenovic, Andreja Bubic, Nikola Erceg等人的論文特別把抗拒注射疫苗的心理去做分析,這篇論文挺有意思的,就想說來寫一篇來討論這篇論文,探討到底為何人會在心理上抗拒疫苗。

理性或者不理性?

1992年的時候Ilana Ritov 以及 Jonathan Baron在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發表一篇名為”Status-quo and omission biases“的論文,他們提到人們有兩種偏誤,一種叫做維持現狀的偏誤(status quo bias),另外一種則是避免偏誤(omission bias)。

所謂的維持現狀的偏誤指的是人們在效益一樣的時候,其實比較偏好維持現狀而不是去改變,即便改變可能可以帶來些許利益,有時候人們還是會選擇維持現狀。用正常人的說法可能就是因為懶惰,而心理學家則是將此稱為認知成本帶來的影響,因為改變本身就是一種對於心理的成本,因此單純物質上面的成本效益分析可能來不夠,還需要效益大到可以克服這種認知成本才會去執行。

另一種避免偏誤則是類似於維持現狀偏誤,他指的是當我原本就會面對風險以及損失的時候,雖然說改變可能可以避免這種損失,但是這種改變本身也有一定的風險以及損失,儘管改變的風險損失期望值可能大於不改變,但人們還是偏好於不改變。Ritov以及Baron則是指出這種偏誤則是更為常見,而事實上這種偏誤在金融市場也很常見,而這或許也是為什麼賣掉有虧損的部位會遠比賣掉有獲利的部位來的更為困難的原因。

而在更早以前,於1990年,其實Ritov以及Baron在”Reluctance to vaccinate: Omission bias and ambiguity“這篇論文裡面就有提到這或許是導致人們抗拒疫苗的主因之一,原因在於打了疫苗可能會有副作用的風險,而儘管不打疫苗風險更大,但是避免偏誤會使得人們偏向於不打疫苗。

這樣看起來抗拒打疫苗或許是因為認知偏誤的影響?但是有另一派的學者認為這其實跟認知偏誤無關,而是跟理性思考的延伸有關。Dan Kahanm於2017年在”The expressive rationality of inaccurate perceptions.“這篇論文裡面就提到這種觀點,他認為這可能是跟錯誤的認知下面延展的理性有關,當人們接受到疫苗的好消息的時候,他會去理性地蒐集跟疫苗正相關的資料來去佐證自己的論點,但同樣的,當人們收到疫苗負面消息的時候,他也會去理性的根據這些負面的資料去佐證自己的論點。在這個論點之下,反而越是理性的人越有可能去成為疫苗的強烈支持者或者反對者。

所以打疫苗究竟跟理性是否有關,是否抗拒打疫苗的人比較沒邏輯,或者是因為邏輯太好才會抗拒打疫苗?Tomljenovic等人的論文就是透過實證研究來探討這個議題。

疫苗的心理實驗

Tomljenovic等人的做法是在2018年的四月到2018年的八月的網路平台問券上面找克羅埃西亞人測試有關於是否給自己小孩打疫苗的態度,他們找到了890名受試者,其中823位是真的有小孩的,而他們同時會給測試者在15-20分鐘內完成心理學一些有關於認知能力、偏誤程度的測驗以及對於權威的接受程度這三種問券。值得注意的是其中94%是女性,因此可能產生性別的偏誤。

而他們的結果是其實一般的認知能力跟打不打疫苗沒啥關係,在回答有關於正常認知問題上面其實不打疫苗的人跟打疫苗的人是類似的,但問題其實出在於有關於偏誤的測驗上面,而他們也的確證實了避免風險偏誤指數高的人的確是比較不樂於去給自己的小孩打疫苗的。

另一方面,對於權威是否信任的確也跟疫苗施打的心裡有很大的關係,當一個人越是不相信權威(政府、醫療權威、教授)等等,他其實會越抗拒去打疫苗,他們的研究其實顯示出對於你可以從一個人是否對於權威不信任來預測這個人是否會去打疫苗。

不打疫苗的人比較不理性?

我讀完他們的論文其實覺得挺有趣的,因為在理性決策上面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這說明不打疫苗的人其實沒有比較缺乏理性思考,而即便你打了也不代表你比較理性,似乎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Kahanm提出來的有關於在疫苗態度兩端的人剛好是最理性的人。

另一方面,對於權威的信任的確對於疫苗的施打會有影響,雖然作者沒有提到,但這讓我想到在政治經濟學裡面有關於人們投票的理論之一是在於社會衝突,如果疫苗或者投票這類型的行為決策是完全理性的,那麼人們只需要分析成本效益,但問題在於人們無法獲得全部的資訊,而掌握更多資訊的是執政者。那麼對於執政者的信任程度會產生不同的社會團體,施打疫苗或者是選票則會是社會團體衝突的表現,而不單單只是效益極大化。

而避免損失的偏誤到底算不算是理性思考的範疇?作者們提出這或許跟決策是否會影響個人情緒有關,例如計算100+100以及50+100哪一個大這是很好回答的議題,甚至是回答跟自己完全不相關的人他應該去做什麼這也是很好回答的議題,但是當決策涉及情緒的是時候,這種避免損失的偏誤則是會主導人們的判斷。事實上,作者麼很吃驚的一點在於他們原本以為其他的心理學偏誤可能可以做為是否施打疫苗意願的預測指標,但在所有偏誤裡面卻只有避免偏誤能夠作為預測的指標,在其他事物上面其實都一樣理性。

而從行為經濟的角度來看不打疫苗的心理,我想更專注的會是在於如何讓人們去打疫苗這件事情,假設避免偏誤以及對於權威不信任是主因,那問題在於要如何解決這兩件事情。或許對於權威的不信任是一種長期的效益其實很難解決,那麼要解決的會是避免偏誤。

避免偏誤之所以產生其實是對於打完疫苗的風險不確定,或許透過強調假設不打疫苗會怎樣會來消彌去行動的後果反而是一種可能。另外一種方法或許可以跟澳洲的器官捐贈一樣,先預設你要捐贈器官,但你可以隨時上網去修改,當年澳洲政府做這樣決策以後器官的捐贈比例其實上升了不少。而疫苗的部分則是或許可以預設願意接種疫苗,而人民有權利去做修改,假設避免偏誤真的是主因,那麼去做修改成為不打疫苗也是有風險,或許能夠大幅增加疫苗的施打率。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樣本數裡面有9成以上都是女性,同時施打的問題並不是你要不要打疫苗,而是你的小孩要不要打疫苗,同時對象是克羅埃西亞。這些可能會造成不同性別以及國家的差異。然而這篇論文其實提供了一個心理學上的解釋來理解人們為何不打疫苗,並非是因為比較不理性,而是因為對於權威的不信任以及避免行動後會產生風險的偏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