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請分享? 假消息如何透過分享來傳播

假新聞的議題在社群媒體一直都是困擾許多人的問題,無論是政治或者生活,都會有一堆假消息充斥在生活之中,這些可能是內容農場的文章,也有可能是無異議捏造的訊息。

但是為什麼人們會散布假消息呢?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是因為意識型態的關係,例如Roland Bénabou以及Jean Tirole在2011的這篇”Identity, Morals, and Taboos: Beliefs as Assets“就認為我們會根據自己相信的意識形態來決定要去相信什麼消息,例如我討厭某政黨A,那我就會相信任何符合我這個意識形態的消息,又或者我喜歡某名嘴B,那我就會無條件相信名嘴B講的任何消息。

心理學家 Gordon Pennycook與其同事們在一系列的論文例如”Prior Exposure Increases Perceived Accuracy of Fake News“以及“Who Falls for Fake News? The Roles of Bullshit Receptivity, Overclaiming, Familiarity, and Analytic Thinking“則針對這方面的理論提出了心理學上面實證的證據。

而今天我要講的這篇由Marta Serra-Garcia以及Uri Gneezy在2021年於美國經濟評論發表的這篇”Mistakes, Overconfidence, and the Effect of Sharing on Detecting Lies“則提供了一個更基本的可能答案:

「或許,人們只是不善於去偵測什麼是假消息?」

而他們的結果非常有趣的發現假消息的散波其實跟網軍有沒有拿到錢的關係不大,反而是因為人們過度自信自己分辨假消息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換句話說,人們真的能夠分辨什麼新聞是假新聞的能力其實不會比50/50好到哪裡去,但是卻認為自己可以準確的分析什麼消息是假的,而加大這個力道的則是分享消息這件事情,他們發現越多人分享的消息越容易被當作是真的。

同時,他們用心理學常用的表情辨識系統去分析人們如何透過一個人的表情去選擇要不要相信消息為真以及要不要去相信,他們發現其實我們接受到真實消息的表情變化以及判斷消息是不是真的表情剛好是一個相反的關係,這也加大人類其實不是很擅長偵測其他人在唬爛的弱點。

總歸來說,這篇論文對於想理解為什麼假消息會被散波的人其實挺有趣的,接下來我主要把他們的實驗分三個部分,以及最後探討這篇文章有趣的地方。那麼,我們就開始吧。

告訴我,什麼是真的 

他們主要有三個實驗,而前面兩個實驗則是測試人們到底多麼擅長偵測謊言。首先把實驗對象分為散布消息的人(散布者)以及接受消息的人(接受者)。

他們把紐約時報的一些頭版以及新聞還有一些空白的頁面給發送者,而發送者如果看到了頭版的話要闡述內容在講什麼,但是看到空白頁面的話他們可以捏造一則新聞內容或者誠實的說那是空白頁面。而發送者的任務是只要接受者相信他們講的內容(無論是真的新聞或者是捏造的),他們每一則就可以拿到10美元,如果沒有就沒錢拿。

而每個發送者在閱讀以後可以再準備好了以後錄製30秒的影片來闡述他們看到的東西,在第一組以及第三組實驗裡面總共有10個發送者,每人錄製2個影片,而第二組實驗則是有42個發送者,同樣每個人錄製2個影片。所以,在實驗一以及三裡面總共有20個影片,而在實驗二裡面則是有84個影片。

第一組實驗是這樣的:

接受者分為兩組,第一組觀看20支影片然後選擇那些影片是真的那些是唬爛的,影片的順序是隨機的,每次都可以觀看5個影片為一組,而觀看一組以後實驗者會去問說:「剛剛你看的5支影片裏面有幾隻是正確的?」,答對一次就可以達到1美金

而他們每選對一個就可以拿到1美金。第二組接受者則是事先被告知有50%的影片是唬爛的,而他們也同樣選擇那些影片是真的那些是唬爛的,而他們每選對一個就可以拿到1美金。在20支影片都看完以後,接受者接著被問說:「你覺得你回答正確的比例佔總受試者裡面的哪一個四分位?前25?50?75?」,如果回答正確又能拿到1美金。

最後,受試者被要求選出3支他們認為是正確的影片,而只要選擇的影片真的是正確的就可以拿到0.25美金的獎勵。

第二組實驗室是這樣的:

受試者要求看8支影片,然後隨機選擇其中一個問說你覺得這個是不是正確的內容,只要答對一個就可以拿到1美金,而觀看4支影片以後會被問到:「你覺得你剛剛回答的答對幾題?」,只要他感覺上自己回答正確的跟他實際回答正確的一樣就能拿到0.25美金,最後也被要求選出1支他認為一定是正確的,就可以拿到1美金。

第三個實驗就比較有趣了:

這次有兩個接受者,第一個接受者基本上一開始跟第二組實驗一樣總共看8個影片,也是一樣去測試你多有自信之類的。而在這第一部份的流程結束以後,第一個接受者會重新被呈現那些影片的片段以及標題(如圖一),並選擇一個他們要分享給第二個接受者的影片。

而接受者一又被分為兩個組別:

第一個組別叫做”分享與真實”,接受者一被要求去分享那些有趣而解真實的影片,如果分享的影片是正確的而且接受者二選擇去觀看的話,那麼受試者一可以額外拿到0.5美金。

第二個組別叫做”分享與相信”,接受者一被要求去分享他們認為接受者二會相信為真的影片,無論真實與否,只要分享的影片接受者二願意觀看並且認為這影片為真的話,受試者一可以額外拿到0.5美金。

接著受試者一被要求評估自己分享的東西有多少比例會相信是真的,如果答對的話就可以額外拿到0.25美金。

圖一:影片的片段以及標題,出處Serra-Garcia and Gneezy(2021)附錄

而接受者二會看到跟接受者一同樣如同圖一的畫面,但是多了一個標註哪一支影片是被分享的,而他們可以選擇四支影片觀看然後選擇哪一支是正確的,而同樣可以因為評估自己偵測正確影片的能力以及實際的能力獲得0.25美金。

最後又有兩個實驗組,第一個實驗組是接受者二根本不知道哪支影片會被分享,而第二個實驗組則是接受者一隨便選哪一個影片要分享而沒有因為金錢誘因而選擇要去分享什麼影片,而接受者二一樣可以看到哪支影片是被分享的。

所以在接著講結果以前,讓我們先來思考一下這三組實驗的意義。

第一組以及第二組實驗的意義主要在於測試人們到底善不善長辨識那些內容是假的,並且測試到底人們對於自己偵測謊言的能力是否過度自信。

而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者是透過觀看影片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去實驗者偵測到底人們在說謊的時候會有什麼表情變化,同時可以測試接收者認為收到的內容是真實的時候會有什麼表情變化,而認為對方在胡說的時候又會有什麼表情變化。

這兩組的差別其實主要在於觀看數量的差別,一般而言,如果需要觀看的數量不多的話,其實應該比較好偵測那些內容是說謊的,因為數量多起來的時候往往會增加一種叫做注意力成本(attention cost)的東西,使得每多增加一部影片的時候判別謊言的成本會增加。

而第三組實驗則是測試到底別人分享的影片,以及分享者的意圖對於我們相信到底什麼內容為真的判斷力,換句話說,人們是否會因為大家都分享而覺得內容為真了呢?

那結果如何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聞到說謊的味道(才怪)

黑手黨示範如何辨識謊言(大誤)

他們測試以後比較第一組的實驗,發現其實人們能夠偵測那些內容是謊言的比例在影片數量多的情況下不會比隨便亂猜的50/50高到哪裡去,無論接受者知不知道有多少比例是謊言。在不知道有多少比例是謊言的情況下,猜對的機率是50.4%,而知道50%是謊言的情況下猜對的機率是51.2%,兩者在統計上面都沒有明顯高於50%多少,其實人很不會偵測那些人在說謊。

而在實驗二的情況下,情況倒是有改善,偵測正確的機率是53.2%而且是統計顯著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如果只要判別少數謊言的時候的確會比胡亂猜好一點,但也就是一點點而已,多個3.2%其實沒多多少。

接下來圖二男女不同性別在確認自己有多少正確揭穿謊言分辨假消息的機率以及真實的機率,我們可以看到男性普遍認為自己拆穿的謊言的能力大概是65%-70%,但實際上也就是50%而已,而女性稍微好一點,但是過度自信的情況還是普遍存在。

圖二:男性(左)以及女性(又)分別答對有多少影片是正確的比例(黑色)以及他們認為自己能看穿多少謊言的比例(紅色)

圖三則是男女各自認為自己判斷假消息能力的四分位比例,理論上應該是各自站25%才對,但是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比起50%的人還要厲害,至少有65%的男性以及60%的女性認為自己判斷假訊息的能力高於50%的人,這個結果其實挺有趣的,讓我想到之前有人做過類似的實驗,基本上70%的男性認為自己開車技術高於50%的男性,或許這代表男性在認為自己善於判斷誰在說謊的能力往往存在高度的過度自信,而這樣的過度自信或許導致為什麼男性比較容易因為假消息而產生暴力的衝突。

圖三:男性(左)以及女性(右)分別認為自己拆穿謊言的統計四分位分布

臉部辨識微表情測謊?

Serra-Garcia以及Uri Gneezy在這實驗中特別使用一種叫做FaceReader的軟體去捕捉傳送者的臉部表情以及肢體動作,試圖去分析到底人們在講實話以及謊話的時候會不會產生差別,而接受者會不會根據不同的臉部表情來決定要不要信任受試者的訊息。

如果人們擅長透過臉部表情來判斷對方有沒有在說謊,那應該這兩者的關係會是接近一個45度角向上的正相關曲線,因為我們透過臉部微表情判斷一個人是否說謊以及一個人是否真的在說謊應該要一至才對,但是呈現在圖四的卻是一個負相關的向下曲線,而結果呈現在表一。

表一:影片被相信以及發送者的表情與個人特質關係(左)以及影片為真與發送者的個人特質(右)
圖四:人們判斷微表情以及真實微表情可信度的相關性

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微表情展現出來的情緒,例如一個假設說出訊息是比較快樂而且用比較少字數的話,通常代表他真的在說實話。但好死不死如果一個人展現得很快樂但是沒說多少話,往往會被人認為他是在說謊。

某方面來看,這或許說明為什麼人們其實偵測謊言的能力很弱的原因,因為人家真的在說實話你卻認為是在說謊,而反之亦然。

認同請分享

接著是第三組實驗,首先我們來看看即便可以錢要你去散步真實的訊息,受試者會不會比較容易散步真實的訊息。圖武士兩邊的比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就算給你錢要你去分享真實的訊息,但由於人們本身對於什麼訊息是真的其實沒啥能力去辨認,並不會因為給你錢你就有更多的動力去分享真實的資訊。事實上,有趣的事情在於給你錢去分享你認為真實的資訊,你還可能因為太認真結果分享更多假消息,反而是給你錢單純要對方去相信你的時候散布假消息的比例還比較低。所以這或許代表鄉民團散播謊言的威力其實還大於網軍XDD

圖五:”分享與真實”的受試者一分享謊言的比例(左)以及”分享與相信”的受試者一分享謊言的比例(右)

圖六則是接受者二對於影片有沒有經過分享以後判定影片是否是真實的比例,我們可以看到被分享的影片被相信的比例會高出很多。

而在接受者二知道接受者一根據不同的動機來分享影片的話的確會出現一些不同,例如當接受者二知道接受者一有動力去分享讓他們相信的影片的時候比較不同意相信接受者一,但是接受者二知道接受者一有動力分享內容或者根本沒啥動機單純分享爽的時候更容易去相信影片內容,儘管當接受者一有動力分享真實內容的時候散步謊言的機率比較高,這或許是為什麼謊言總是散步得特別快的原因。基本上就是一個「人家line群組都傳瘋了,你怎麼不相信呢?」的概念XD

圖六:沒被分享的影片(左)以及有被分享的影片(右)被相信的比例

而在他們的研究也發現當影片被分享的時候,明顯增加了影片明明是謊言但是卻被相信的機率(統計學稱為Type 1 error),不過也減少了明明是真的影片去不被相信的機率(統計學稱為Type 2 error),而且比例剛好都是一半,但是對於本來就是真的影片而被相信的機率以及本來就是假的而不被相信的機率沒啥影響。

結論:假消息並非總是刻意為之的惡意

在研究假消息為什麼散步的廣泛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是從對方一定很笨,或者是對方本身就有意識形態來去思考,但是這篇研究卻退一步的去思考,或許是因為我們本身就不善於判斷謊言呢?

而在訊息經濟學上面,如果我們本身就不善長判斷謊言,那麼就需要去找值得信賴的”訊號”來幫助我們判斷,或許分享的訊息就是一種對於判斷謊言的訊號,儘管這種訊號並不一定為真,但卻似乎是我們最常使用的。

而這個研究對我而言並不單單可以套用在新聞媒體以及政治上面,金融市場或許也可以套用,真正會被相信的訊息可能不是真的訊息,而是最多人分享的,或許我們可以去測試社群媒體對於資產泡沫的影響力也不一定。

總歸來說,這一篇是我2021年出版的文章裡面最喜歡的十篇裡面的其中一篇,至於至不是假消息以分享會不會讓這篇論文更有可信度,就看讀者個人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